2017年,欧洲足坛寒风凛冽:荷兰、意大利等传统豪强接连倒在世预赛门槛外,首次无缘世界杯的意大利更创下60年耻辱纪录,欧洲区预选赛冷门频出,宣告足坛格局正悄然改写。
2018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共有54队参赛,分9组角逐13个名额(9个小组第一直接晋级,4个附加赛席位)。看似宽松的规则却暗藏杀机——种子队划分基于历史排名,导致荷兰、意大利等处于低谷的传统强队分组不利。时任荷兰主帅老布林德坦言:“我们抽到了二档最强的法国,容错率几乎为零。”
荷兰:从季军到出局的自由落体
2014年世界杯季军荷兰队,在预选赛中遭遇滑铁卢:与法国同组的他们被双杀,客场爆冷0-2负于保加利亚成为致命一击。尽管罗本拼到最后(贡献3球2助攻),但荷兰最终仅列小组第三,甚至无缘附加赛。老将斯内德感叹:“年轻人没顶上来,我们像用最后一滴油奔跑的旧引擎。”
意大利:60年最冷寒冬
四届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更惨烈——附加赛首回合0-1不敌瑞典,次回合狂攻无果,总比分0-1出局。门神布冯含泪宣布退役:“足球不是童话,结局有时残酷到超乎想象。”这不仅是意大利自1958年以来首次缺席世界杯,更导致国内直接经济损失超10亿欧元。
其他冷门:
① 青黄不接的断层危机
荷兰队仍依赖33岁的罗本、斯内德,而德佩等新星表现低迷。反观法国,19岁的姆巴佩已扛起大旗。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犀利指出:“荷兰青训流水线断了电,还在吃10年前的老本。”
② 主帅更迭如走马灯
荷兰两年内连换希丁克、老布林德、艾德沃卡特三任主帅,战术从保守防反突变激进433,导致防线漏洞百出。前国脚范德法特批评:“足协像在赌,每次都押错数字。”
③ 自杀式战术与傲慢
荷兰坚持“全攻全守”传统,但老布林德的433阵型中场真空,被戏称“不设防打法”。意大利则迷信控球率(对瑞典两场控球67%),却缺乏致命一击。
④ 扩军前的残酷赛制
欧洲区仅13个名额(2026年将增至16席),附加赛单场定生死放大冷门概率。瑞典队长格兰奎斯特直言:“现在想进世界杯,比夺冠更需要运气。”
经济损失惨重
意大利奥委会估算,出局导致赞助、转播等损失超10亿欧元;国际足联在意大利的转播收入锐减1亿欧元,美国、中国缺席更让赞助商头疼。
新王当立
冰岛(人口33万)首次晋级,巴拿马上演“奇迹突围”,北马其顿绝杀意大利。正如法国《队报》所言:“小国足球正在改写游戏规则。”
倒逼改革
荷兰足协启动“2040计划”,每年投2000万欧元重建青训;意大利则归化阿根廷前锋雷特吉,试图输血自救。
冷门不是偶然,而是足球资本全球化与青训体系变革的必然。专家建议:
正如克罗地亚主帅达利奇所说:“足球世界里,没有谁的王座永固。”或许正是这些冷门,让世界杯的故事始终充满心跳与未知。